近年來,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,網絡租車儼然成為了一種特別流行的出行方式,也為各種商務活動提供便利,但租車后我們也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租車義務-按時還車。比如,之前,出現一些租車問題,蘄春法院就審結了一起網絡租車案,咋回事兒呢?讓我們來看一下。
2017年6月,胡某因商務用途通過商務租車平臺,租用了某品牌汽車一輛,并在約定地點順利取車,租期為15天。然而租期屆滿后,胡某卻遲遲未履行還車義務,直到超過還車日的第9天才把車輛還給租車公司。還車后,租車公司與胡某因為違約費用的問題爭執不休……
租車公司:“胡某的行為已構成違約,應當按照約定向公司支付逾期租賃及其他因違約產生的費用。”
胡某:“雖然我違約了,但最終還是還了車,租車公司只能收取我的逾期租賃費用,其他違約費用不能收。”
雙方協商未果后,該公司遂訴至蘄春法院,要求被告胡某賠償各項損失近2萬元。
鑒于該案件屬于新型糾紛,原被告分歧較大,承辦法官江豫軍決定召開庭前會議,組織雙方圍繞爭議較大的違約費用問題進行舉證質證。
在庭前會議中,原告演示了租車平臺APP在線租車全過程,并對計算依據進行了說明,雙方就《租車服務合同》的相關收費項目及標準予以明確。
隨后,承辦法官分別從《合同法》的法律規定、案件事實、各方利益等方面耐心進行調解,促使原被告就損失數額達成一致意見,原告方同意被告一次性支付11000元,并自愿放棄其它訴訟請求。
在如今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,網絡租車的迅速發展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商務活動,但與之相適應的相關機制尚不健全,管理不夠規范,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。因此,在進行網絡租車后我們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租車義務,承租人一定要仔細閱讀租賃說明,及時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,妥善保管、使用租賃物,避免產生因違約而帶來的不利法律后果。”